行业动态

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智慧校园发展中的五大痛点

栏目:行业动态发布时间:2025-07-28 11:28:16访问量:0

  随着《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以及《智慧校园总体框架》的发布,,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2020年重庆将建成市级智慧校园示范学校350所,,,2021年西安市预计共建成100所智慧校园,,,,2020年南京市预计建成120所“智慧校园”示范校……

  笔者参与教育部重点课题”区域基础教育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并为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及大数据采集服务,,,,过程中发现本应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智慧校园建设,,,却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局面,,建设成果不一而足,,建设过程也面临着诸多挑战,,而其中最主要问题是技术本位而非教育本位,,目前的智慧校园建设是以技术推进而非教育发展为本,,,技术在场景中应用犹显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01
“买”-“用”分离
  智慧校园以技术为基础,,包含有平台、、、应用、、、、设备、、大数据、、、、物联网等等,,在实际应用中以老师及其课堂教学为主要场景,,老师是智慧校园各种信息化技术最直接的使用者,,他们有最直接和深刻的教学需求和使用感受,,而现实情况中整个智慧校园的建设基本上是由管理层来决策的,,,,但管理层往往并非真正的或者深度使用者,,对真正的教学需求不一定清晰,,即购买者与使用者分离的情况,,,,造成买来技术/设备不一定能直击痛点、、、不一定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更有甚者可能不实用不好用,,,,存在后期维护复杂、、、、学习成本高等问题,,,,从而导致有些学校中的部分设备使用率低、、、、“放坏而非用坏”等现象,,,无法为智慧校园建设带来正向推进。。

02
缺少顶层设计
  在调研中发现国内某中学一老师单门禁卡就有3张,,,,让笔者颇感惊讶和不解,,,,工作人员解释说,,这些卡一张用于校园大门门禁,,,一张用于教师办公室考勤,,,,还有一张是教师乘坐电梯用(普教学校电梯只限教师用),,建设智慧校园是让校园变得更加智慧,,,这样的情况怎么能称之为智慧呢??
而类似的情况在很多学校的不同场景都时有发生,,,,主要是因为智慧校园在建设之初缺乏顶层设计,,,没有统一的规划,,,遇到问题时就新建一个系统或者购买一个设备,,而系统和设备的生产厂商有不尽相同,,,他们只是满足了短期内的某个需求,,,系统之间没有相互关联,,这就造成了不同设备不同系统不断堆砌,,,管理繁杂,,,,形成了信息孤岛,,,单独看好像智慧了,,,但是整体反而变得更加复杂。。。。

  单就“三通两平台”项目中的“校校通”来说,,,现在的校园网络建设混乱、、、多张网络交叉运行、、、物理隔离和逻辑隔离混乱、、校园安全、、、、网络安全防范体系弱,,学校一致认为校校通的建设仅仅只是出口带宽的采购与建设,,缺乏严格的网络顶层设计环节,,,造成了各种终端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网速等未达到预期效果。。缺乏顶层设计导致的系统设备“各自为政”,,,技术应用无法融合,,,,更阻碍了智慧校园发展的大融合。。
03
信息化领导力不足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质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包括:文化素养、、信息意识和信息技能三个层面。。。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并且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百度百科】。。
教育信息化素养就是对教育信息化的文化素养、、、信息意识、、信息技能的整体认知,,,,它是一种普遍的基本能力,,,,是教育环境中人人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而现实却是大部分学校中老师错误认为“信息化是信息技术老师的事情”,,学生错误的认为“信息化就是上上网而已”,,,给整体智慧校园的建设推进造成很大的阻力,,,智慧校园建设者整体信息化认知不足、、、需求模糊、、、主动性不足,,,,造成不懂自己要什么,,,,也无法明确建设过程需要投入的人、、财、、、物,,而老师信息化素养不足造成对已有的信息化设备和技术使用率偏低,,,对构建设备和技术时无法提出实用性建议和意见等问题,,,最终导致建设者希望通过采购来简化的解决问题,,,,实际建设中企业通过售卖自己的各种产品和服务在学校兜售企业自己的“智慧校园”,,,,而实际上购入设备系统等只是智慧校园的开始,,,后期的使用、、、维护、、反馈、、提升才是本质。。。

  日前,,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提出了“三提升一全面”的目标,,,,主要目的也是提升整体的信息化素养。。。。
04
同质化建设严重
  因为校方信息化素养不足和技术限制,,,,智慧校园的建设往往被技术发展推着走,,校方被动的接受企业提供智慧校园的各种产品和技术,,,,更有一些不良商家以所谓的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VR、、人工智能等等技术名词忽悠校方,,,导致许多学校信息化建设也出现了跟风潮现象,,,被这些厉害的技术名词忽悠和打动,,,盲目的追求“新技术”,,这些也只成为短时间吸引眼球的热点,,,,与实际教学关系不大,,更无从谈起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的建设无前例可循,,,,加之“智慧”本身就是一个性化的概念,,在实际建设中很多学校不知道怎么开展,,,就参照甚至照搬成功案例,,最终造成了千校一面的情况,,,,但成功的案例未必适合自身的情况,,,,特别是在中国国土民情之下。。教育本就应该是个性化适应,,,因材施教因情施教,,,智慧校园的建设更是应该是符合学校情况、、、、符合区域实际情况。。。适合自身的个性化定制才能被称之为智慧。。。。
05
数据素养不足
  智慧校园建设最终是为了提升教育,,提升需要科学的决策和依据,,,,而智能化的综合数据分析,,正是为学校各种决策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支撑,,帮助实现科学决策。。。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多的仍是以人的经验判断为主,,,,在短期及小范围内经验确实能够提供依据和帮助,,但是从长远及大范围来看,,还是需要精准及大量的数据,,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实现。。。
但是在这过程中,,,,首要的是数据的采集,,采集过程是需要全面进入和记录整体的教学过程,,需要学校和老师的配合,,特别是基础数据的获取。。。这就要求大家都要有教育数据资产意识。。
教育数据资产指的是什么呢??
指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产生、、、并根据教育需要采集与积累、、为学校拥有和控制、、、、一切为教育发展服务并能够创造巨大价值的数据资源【潘青青等,,,,2018】。。。
上课的课件、、做的练习题、、、考试考卷、、、课堂教学情况视频、、校园活动的照片资讯等等这些以文件为载体的各种数据,,都是学校的教育数据资产。。校方和老师需要加强数据意识,,,,对数据资产有充分的认知,,,,形成实时建立和处处维护,,,,充分考虑各类业务需求,,,,制定并规范合理化的数据标准,,,才能够形成专属于本校的教育数据资产,,,,为后期的大数据分析提供更多更精准的数据源,,也为后期的应用及扩展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智慧校园不是一个产品一个设备一个系统,,他更多的是一种生态,,是以教育为本,,,,技术驱动;校方为主导,,,企业为辅助;产品为基础,,,,应用为核心的多方共存,,,,共同发展的生态体系,,,需要多方共建,,才能真正的达到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点击复制微信号

微信号:18007713208

复制成功
微信号:18007713208
添加微信好友,,,了解更多产品
去微信添加好友吧

电话

0771-5304766
服务热线

微信

二维码扫一扫添加微信
TOP
站点地图